qiantanwenhua_front3

浅 谈 文 化

作者:区文伟


何谓文化?

古今中外似乎有很多很多解释。

但综合起来、还其本义,是可以非常准确和精炼地表述的: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 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但这个提法,必须在了解原义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不然,就会让人有不够准确,甚至是有点含糊的感觉。

认识了文化的本义,就能知道文化的作用:

——便于认识和记录人生和宇宙万事万物的形态与内涵。
——便于传达、交流情感和信息。
——便于更有效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及提升自我的素质。
——便于更高效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因为某些历史的因素,有人把文化的含义收窄了——着重指文学艺术及做人的道德修养。到了近代,更有些人把文化的范围局限于文学艺术的范畴,这就太狭义了。于是,也就逐渐模糊了现代人的文化观念。

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

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思想言行表现,都是某种程度的文化素养的表现。



语言(声音)和文字(符号)是文化的两大支柱。

地球人类从原始野蛮的状态逐渐进化为比较文明与进步的状态,语言(声音)和文字(符号)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例如,在原始社会,某个人要搬动一块大石,需要集多人之力才可实现此一心愿。他就必须使用能让别人明白自己心意的声音或符号,去与人沟通,才能如愿以偿。

又如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可能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不能及时地利用准确的语言或文字去与别人沟通的窘境。于是,就出现了难受的情绪:或尴尬、或不安、或痛苦、愤怒……

故此,掌握能与人较为顺畅地沟通的语言和文字,就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文化素养。带着诚实、平等的心意,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和文字,与人快捷高效地沟通,达到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之目的,则是人类文明社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如果能保持平静、优雅的心态,随时随地非常熟练地使用丰富、精炼、准确的文字和语言与人沟通,达到悦己怡人之目的,就称得上是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了!

在人类社会里,常常出现以语言代表文字的意思,或以文字代表语言的含义,甚至以行为来体现出文字和语言所蕴藏之意义的现象。这些都属于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何以传承?

一方面是由文字汇成的资料,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的先人以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言行举止为后人作出示范。

不容忽视当你咿呀学语时,常看到父母食饭时只夹靠近自己的菜肴之作用,也不可忽略年幼时母亲平心静气地一口一口喂养你之滋润。这些看似细微的言行表现,正是“把温饱让给儿女,把饥寒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艰难留给自己”的善良厚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过程。

以丰富的感情为基础、源源不绝地运用语言、文字及行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善意,共同哺育善良美好的结果,此乃文化之灵魂!



地球人类存在着众多种族,说着不同的语言,使用着不同的文字,也就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体系。

但组成每一种文化体系的两大要素:语言(声音)和文字(符号)的作用及其目的都是一致的——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期创造健康美好的生存、生活素质[时至今天,仍有极少的人类群体只有简单的语言(声音)沟通,而没有成型的文字(符号)流行,故此,还只能生活在山野林中,过着原始、愚昧、甚至野蛮的生活]。

不管哪一种文化体系,若其两大元素(语言和文字)彼此结合紧密,运用起来显得含义丰富、准确、高效者,可称之为优秀的文化体系。中国的古文化就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说中国古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呢?

到了汉朝时,构成文化的两大元素(语言和文字)发展至鼎盛时期,且二者之结合运用可说是紧密无暇。所以,当时的诗文显得特别的华丽。故有汉语、汉文之称谓。

那时使用的文字共有五万七千个之多,大部分是一字一义一音,小数是一字多义多音;使用的语言是雅言(请注意,只有雅言才能发出五万七千多个文字的音韵!用后来因被北方民族入侵而形成的北方语系,竟无法对一万多个文字发出恰当的声音,故被删除了)。

中国古人对人类自我主张以“仁、义、礼、智、信”来彼此相待,对宇宙万物则主张“天人合一”(内含最重要的意思是:像尊重人类自己那样尊重宇宙万物)。所以,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显得百业昌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完稿于2011年4月12日。收录于《浅谈文化》一书。
© 2021 盘古文化国际研究所
网站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