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武功

作者:区文伟

武功与气功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是同出一源,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根据其内外有别的性质渐渐使其分了家。

说其同出一源,是因为武功和气功是古人为提高体能以适应与大自然抗争为主要目的而创立的。那时的耕作和狩猎需要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于是就出现了调息与搏击之术。

调息是以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相符,如白天劳作、晚上休息,从而使人健康长寿。搏击则主要是对付外力对人体的侵害(如野兽的攻击和外族的入侵)。

从它们的性质与特点来说,共同之处是都以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能和素质为基础,以利更好地生存。不同之处是:调息侧重于吸取天地正气日月精华(用今于的观点来说是宇宙对人体有用的能量),通过有意识的导引,不断提高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能力,特别是免疫系统的能力(主要作用是防病与治病),从而达到治病强身之目的;而搏击则主要是通过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运动,锻炼提高体力,谋求取胜之道。

以其作用而言,调息以对内为主,搏击以对外为主,故古人分别称之为内功与外功。在创造阶段内功与外功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但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发达了,人们的社会分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去狩猎或抵御外来侵略,于是,人们逐渐按其性质作用而分家,逐渐发展成相对独立的气功和武功两派。

气功一词正式出现在战国时期,此后又演化成儒、释、道三大家,现估计有上千种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和目的仍然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之法,练养精、气、神,达到提高内在的生理机能而健康长寿.而且不管什么门派,大多都有动功和静功两类。动功总有一定的动作,但动作的意义与武功及体育运动的动作意义有很大差异,既不是为了搏击胜利,也不仅是为了锻炼提高肌肉与骨骼的体能,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对内的调节。而静功更是明显的以静制动(抑制杂乱的思绪活动,以利于内里机能的调节)和以静致动(使人的思欲进入无为状态,有利于自身的意识行为和超意识行为更好地自动调节,提高内在机)的对内身体行为。

武功的雏形是搏击之术,从开始之初就具有明显的对外行为目的,因此就必然以这个方向为主地发展。在原始社会,人与兽类的搏斗可能是武术的主要目的(故传统里有不少取形于兽类的象形拳),后来部落之争愈加剧烈,习武也就以对付外人为主了。随着目的的变异,武功与气功的差异越来越大:秦汉时的习武有角抵、手搏、剑道等;两晋及南北朝流行相扑、校力等;到了唐代兴武举,更大力促进练武运动,其对外目的(应付战争)更趋明显;宋代武术渐以套路为主;元明清三代武术流派林立。至此,武功与气功似乎已没有多大关系了。

但它们毕竟同出一源,都以人的本能为基础,所以完全割裂是不可能的,故时至今日在武学里还有“内外兼修”、“运气疗伤”之说。这个“内”、“气”虽然和气功还有些区别,但本质已属气功范畴了。

这个“内”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内力(生命力,具体地说是各种器官的生理能力和免疫力),二是德行(思想情操)。而这个内容正是气功必须具备的内容.这个“气”所指的内容实质上就是气功之“气”和人的生命元气之“气”,也就是现代语言中的力。

我们祖先也是这样理解的。请看:

“问:‘上古人多寿,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气否?’曰:‘气便是命也’”(见《二程遗书》卷十八)这里的命指的是生命力。

“气者,血之帅也。”(见《仁斋直指方论》)

“血为气母。”

“血流据气,气动依血,血气相依而行。”(见《难经·三十二难》)

这几段有关气与血关系的论述,与现代科学有关力与物关系的观点“物质是力量的载体”,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说的有统帅血液作用之“气”,就是血循环系统里的生理机能(或称为供血能力,使心脏运动、血液流通的原动力).血液这种有形的物质是那种无形的原动力的载体(母体),因此才能“相依而行”。
如果我们认识了人体有内力与外力之分(内力是指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力,其作用主要是使体内各种器官运动,调节物质结构的平衡,进行新陈代谢;外力是指体力,主要作用是支持躯体特别是手脚的对外行为),就能破解气功治病强身的原理,亦可解释一般的武功只能强身不能治病(特别是内脏的病)的原因。所以,有病之人多数选择气功锻炼,而不少习武之人却追求内外兼修之法。

我认为:练武之人若兼修气功,很可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注:该文应《武林》杂志稿约,刊登在1999年第一期《武林》杂志。

© 2021 盘古文化国际研究所
网站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