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吟诵是华夏文化的瑰宝

吴怡霏

摘要:阐述雅言的起源及其兴衰,介绍中华文化特有艺术——吟诵,并论述雅言吟诵在历史文化、艺术、教育和修心养性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雅言、吟诵、传承、教育、粤语、音韵、修心养性

一、雅言及其吟诵的发展与变迁

1、雅言的源起与兴衰

雅言,又称“夏言”,古代“雅”与“夏”常常因为音近而互为假借,二者是通用的。例如:《左传》“公子雅”,在《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

雅言的前身,实乃华夏族祖先的氏族语言。约四千多年以前,华夏祖宗黄帝族入主中原,吞并了大多部落,因此,黄帝族语言,与其他氏族的语言也相融合,故“成为部落联盟的共同语”。¹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通用语。

中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书中专指“雅言”,就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雅言,正言也。”² 清代训诂学家阮元《与郝兰皋户部论〈尔雅〉书》进一步指出,“尔雅”是“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是“各省之土音近于官话者”。³ 可知,雅言,即我国最早的古代官方通用语,相当于今之普通话。

雅言与当今中国的普通话不同,与粤语很接近,有九个声调,故能发出五万多个字的声音。“音韵悠扬,抑扬顿挫,宛转流畅,心启口动,和于阴阳。因此,最能贴切表达人内在的丰富情感和多姿多彩的意境。若运用得当,还可怡情养性、调心调身”⁴,这是区文伟先生总结出的的雅言的重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想恢复周礼,他十分推崇雅言。《论语》有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又有:“周室西都,当以西都音为正。….夫子读《易》及《诗》《书》执礼,皆用雅言。”可解释为:孔子在谈论《诗经》《尚书》或主持礼仪活动时,都用雅言。

而孔子之所以要推行雅言,大概因其办学原则“有教无类”吧,对于求学者,他自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教育的对象不分族类、国别以及贫富等。《史记》记载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多人,故史有“孔门多杂”之说。孔子的学生来自多个诸侯国,除鲁国外,还有齐、宋、卫、楚等国,方言自然各异。出身于鲁国的孔子给学生们讲课时,如果不使用通用语——雅言,鲁国以外的学生恐怕就难以听懂和接受了。由此能看出,孔子推行雅言,确有他举办私学的现实需要,这样能使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随着汉朝的建立,雅言也成为了汉朝的通用语。“通语”在汉代已取得了正统地位。西汉的杨雄所写的《方言》一书,就是调查和记录方言的专著。其书中词语:“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四方之通语”的都是指当时的通用语,也就是雅言。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曾大力推崇雅言,而且对此有严格的要求。如清朝姚振宗所著《隋书经籍志考证》第十卷列有王长孙撰写的《河洛语言》一卷。此文大约讲的是当时的通语,即雅言。姚振宗写道:“魏书文帝本纪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公元493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⁵

到了唐代,国势兴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各种交流频繁。每逢节日,各地朝人员达万余人,许多外国贵族子弟也来中国留学。这种交流若只用方言土语肯定行不通,讲话自然要正音,当时孙愐的《唐韵》就是很好的证明,此韵书或许对唐诗的盛行起了积极作用。宋朝更是如此,雅言在当时可谓发展至鼎盛时期。

然而,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侵,在宋朝灭亡后,元朝统治者以蒙古族的发音,强行改变了雅言。所以从元朝,雅言开始衰落。尽管明朝时期又恢复了雅言,不料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和近代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导致了雅言如今在中国已经几乎消失。在五四运动,雅言等中国传统文化被完全打倒后,学校课堂就不再提雅言,渐渐地人们对雅言的了解也越来越少。现在中国官方语言为普通话,属北方语系。

2、雅言吟诵的嬗变过程

吟诵是中国优秀古文化中的一种高雅的表现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是中国传统诗词文的诵读方式和创作方式。吟诵介于读和唱之间,将吟诵二字分开来解读,吟有唱、咏的意思,咏,声调抑扬地念;诵,有诵读背诵的意思。郭沫若先生对吟诵的看法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⁶。赵元任先生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的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⁷。

而雅言吟诵,自然就是使用雅言来吟诵诗文。“雅言吟诵是运用雅言特有的丰富情感作为音韵的基础,它能够很贴切地表达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大自然、对社会的认识。”⁸

“吟诵”二字最早是出现在《晋书儒林传徐苗》:“苗少家贫,昼执鉏耒,夜则吟诵。”其实传统雅言吟诵在周朝就已经有迹可循。在《周礼·春官·大司乐》的《宗伯》篇里有这样的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国子”就是贵族士大夫的子弟。古代士大夫子弟到了入学的年龄,就要跟着他们的老师“大司乐”学习“乐语”。《礼记·文王世子》有“春诵夏弦,大师诏之”⁹。

在春秋时期,孔子在推行雅言的同时也大力推行雅言吟诵。而且,孔子十分重视诗、礼、乐。《论语·泰伯》记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且,孔子将吟诵设为了私塾中的学习内容。《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对老子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为文。”孔子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其中诗就是诗经,说明在当时私塾中已经要求学诗,而学诗又和吟诵紧密联系在一起。

到了唐宋时期,雅言广泛使用,吟诵已经不仅存在于学堂中,更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时上至天子下至文士,从宫廷至乡野,吟诗作赋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诗人与流芳百世的作品。很多文人聚在一起也喜欢以吟诵来作乐。吟诵的词眼也出现在了很多的诗词作品中。如李白诗《游泰山六首.其四》:“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李白有诗曰:“月下沉吟久不归”,杜甫有诗曰:“新诗改罢自长吟”,宋代大文豪苏轼“不能唱曲”,却极喜欢吟诵。陆游《浮生》(其二):“横陈糲饭侧,朗诵短檠前”。杨万里《舟中排闷》:“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然而,因为从元朝开始雅言被废止,雅言吟诵也渐渐衰落,但是吟诵并没有停止。元、明、清的很多戏曲,其唱词也是“吟“的。到了清朝吟诵依旧十分流行,只不过使用的语言是北方语系。但是,到了上世纪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朗读开始盛行,新中国建立之后,吟诵正式退出学校课堂,由朗读代替。这无疑是加速了吟诵的衰落。如今,只有一些老一辈的学者还了解吟诵,但他们学会的吟诵,很多要么是用北方语系,要么是用家乡方言,基本上无人知晓如何用雅言吟诵。

3、当代汉语朗读与雅言吟诵的比较

当今中国的普通话是怎么来的呢?可以说普通话是满族语和北方话的结合,在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统治之后,清朝统治者原本讲的是满族语,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无法发出很多汉人发出的汉字声音,与汉人交流都存在着障碍,所以为了利于巩固统治,满族人试着去学习汉语的发音,再融入满语的声音,渐渐地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蹩脚的语言:一种满语和汉语糅杂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慢慢就成为了清朝的官方语言一直到现在。

而雅言,前文有提到过,是中国古代的通用语言。在中国历史上,遭遇过几次北方民族的侵略,北方民族南下入主中原,而中原的汉族只能南下逃难,到达两广地区,在两广地区安顿下来。于是,中国的南方就保留了汉族的官方语言雅言。虽然在历史变迁之中,南方的汉族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产生过很多融合,其语言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加入了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的语音,但是总体上来看,其发音与古雅言大致是一样的。唐朝大诗人张籍游过温州之后写诗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所以今天南方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吴语、徽语,它们都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成分。宋朝的官方字典《广韵》,现在用普通话已经对不上了,而用粤语可以对应绝大部分。因此,当今中国广东地区的粤语跟雅言十分相似,“粤语其实是属于雅言体系”⁸。

所以,将普通话和粤语对比发现,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声调。普通话当今中国人众所周知,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粤语(雅言)有九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区、高阴入、低阴入、阳入。所以,从声调的数量来看,雅言发音更加丰富自然,听起来会更加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普通话有很多同音的字或是一字多音,而雅言大部分是一字一音,少部分是一字多音,这也是由声调决定的。雅言的声调比普通话多,能发出的汉字声音自然就要多很多。因此,普通话相较于雅言有很明显的不足:它无法发出很多汉字声音,所以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比较受限,朗诵吟诵古诗词的时候就无法像雅言那样押韵。所谓押韵,要求偶句最后一个字同韵。

例如:唐朝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Sh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qíng)。

以普通话音标并不押韵,而雅言的“声”字韵母也是 ing,与“情”是同韵,声和情字都在《词林正韵》¹⁰ 第十一部,所以用雅言吟诵这首经典古诗更有韵味。

同样的名诗还很多,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朱熹指出:“盖古人作诗皆押韵,与今人歌曲一般”¹¹。不同类型的诗可能押韵的要求不一样,但是都是必须押韵的。有人可能说,未必古诗都押韵吧,《诗经》里面的诗就没有押韵!其实,《诗经》里面的诗当然是押韵的,现在觉得不押韵,那是因为文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复原了。

而且,雅言相较于普通话声调多,所以说话时更能够表达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更丰富的情感。“古人总是喜欢带着丰富的情感,以优雅流畅的语调来吟诵的。”⁸因此,若要想学好中国古诗词,更好的理解古韵,需要懂雅言,要会雅言吟诵。

其他方言吟诵与雅言吟诵的关系也类似,雅言是正言,是古代官方用语,可以说是古代官方和民间都认可的语言,方言必然有它的局限性,方言吟诵自然无法与雅言吟诵相媲美。

二、雅言吟诵在中华古代教育中的应用

1、吟诵教学法的基本功能

从周朝开始,学堂教育就已将诗歌和音乐结合起来。到了孔子的时代,他更是将吟诵作为私塾的必修课程。

吟诵教学法,简单来讲,就是老师带领学生按照吟诵音韵大声诵读数遍,辅以少量的讲解。这种只重读诵,辅以讲解的方法,似乎是老师不负责任,但却是极明智、极有效、极深刻的教学法。对于初学者来讲,这比老师长篇大论的通讲更加简单明了,记忆更加恒久。一般来说,反复的吟诵以至背诵下来,诗文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特别是还能很好的感受诗文作者那只可意会的情怀。

一般人如此读书,皇子也如此读书。清代福格《听雨丛谈》记“尚书房”:“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可见吟诵教学法之普及。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孩童从小在私塾中接受教育,是先学会吟诵,再学会认字的。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记:“汉人无无师之学,训诂句读,皆由口授…..书皆竹简,得之甚难,若不从师,无从写录”。在唐代雕版印刷发明之前,要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拿到课本是不实际的,得到竹简都很困难。南北朝时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于《颜氏家钏·勉学篇》:“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灵光殿赋》为东汉王延寿作,全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要认识一万五千多个字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载:“予常于水平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徵之诗’”。这些都表明孩童是在不认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学习诗词吟诵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私塾老师会先带领着学生吟诵诗文直至能够背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每个字的声调都发得很准确。之后,老师再带领着学生习字,因此,学生就能很快的记住那些文字的发音和形状,还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吟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正音识字的过程。

以《千字文》吟诵教学为例。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所以,从梁武帝统治开始,就将它用于学生汉语教材,成为快速识读汉字之宝。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中,包含了常用汉字“天地”“宇宙” “日月”“辰宿”,学生同时可习得“春、夏、秋、冬”四季汉字,反复诵读以至背诵,可理解和掌握每个汉字的深刻内涵。如此,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2、古诗吟诵的情感升华

掌握了汉字,同时,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渐掌握汉字语音和诗词韵律。中国的诗词文赋,其含义和情感不仅仅只是通过字面意思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声音:如声调、韵律、节奏、曲调等形式传达,所以,以雅言正音由为重要。

格律诗讲究很多,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要求,它讲究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平仄押韵。正因为格律诗平仄且押韵,才使它富有音乐之美,音韵回环流转,声调抑扬顿挫之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就认为:“吟诵不是唱歌,要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那些节奏及声音的缓急、音调的高低,掌握诗歌的节奏声律,要表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特质。”

在了解了诗词的韵律之后,带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充沛的感情去吟诵,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因为诗词是非常精练的语言,以最短的语言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还隐藏了很多字面以外的意思。当深情地按作者使用的音韵吟诵时,没有写明的意思就慢慢地透过那悠扬的声调表现出来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清人梅曾亮说:“夫观书者,用目之一官而已;诵之则人于耳,益一官矣。且出于口,成于声,而畅于气。夫气者,吾身之至精者也;以吾身之至精,御古人之至精,是故浑合而无间矣。”大致意思是说,吟诵是动用人的各个感知之精力去洞悉古文作者的精神或灵魂,达到亲密的体会其情怀。古人懂得,诗文作品的情感主要包含在声调、节奏中,面对无声的文字,其情感是不能直接体会到的,故只有采用吟诵方式,才能贴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作者诗中情,这是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多一次吟诵,便多一点体验。而对诗的理解和感悟,也正是在吟诵中不断提升的。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书须熟读。所谓书,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而以古人成诗之用语—雅言来吟诵,更能贴切的表达诗文的意境,反复吟诵,令人回味无穷。

3、雅言吟诵的教育实效

通过雅言吟诵以正音识字的同时,可感悟诗词韵律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这些的学习效果往往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首先,在记忆汉字和理解诗词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开发着学生的记忆力。如朱熹讲:“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祥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学习不可马虎,只有专心致志,反复大声诵读,才“久远不忘”。

古时候许多文人从小就接受到这样的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和事业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欧阳公事迹》载,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以芦苇画地教其认字,诵古人篇章。家贫无书,向相邻士人借阅、抄录,未抄毕已能诵其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道山清话》记,黄庭坚小时候是以诵来背书的,对于18000字的《春秋》,“十日成诵”,十天背诵完如此长的古文,可见吟诵记忆之奇效。

在孩童时期记住许多优秀的经典作品,这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文化熏陶,对于学习语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通过读诗可以懂得激发感情,认识很多东西,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是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诵读古诗文是积累语言材料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素材的积累又会形成写作能力。熟读、背诵那些千锤百炼的名家名篇,可逐步积累字、词、文方面的素材,并把所诵读的素料牢固地保存在记忆里,形成丰厚的文学底蕴,并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转化为写作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作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当然,在熟背了那么多诗词,了解了那么多丰富的韵律之后,写诗自然就水到渠成。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提一点,古时文人创作诗词都是先吟诵后将其记下而成的。贾岛的《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鲁迅先生的“吟罢低眉无写处”就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诗文这种先吟诵后记录的创作方式。就如叶嘉莹说的那样:“如果只是朗诵的话,你就是把杜甫全集都朗诵一遍,也不会作诗。但如果你学会了吟诵的声调,杜甫所有的诗不但会背而且会吟诵,那么你肯定就会作诗了”。清朝诗人范伯子说过,作诗的时候要“字从音出,字从韵出”,当吟诵得很熟,文字是跟着声音出来的,这样的诗歌创作是相当惬意和美妙的。对比现在的教育方式,学生从启蒙时老师教导的是如何朗读诗词,接着用各种方法强背下来,这样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实际上,古人是能从雅言吟诵找到乐趣的,韵味实足的诵读,能更好地获得诗韵。朱自清先生说:“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韵中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并不清楚也不要紧的。”¹² 所以,如果学生都不能拥有好的方法学习古诗文,又怎会有灵感与妙思来创作诗词呢?

雅言吟诵除了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涵养心灵。学生在吟诵中体味着优美诗词寄托的情感,感受到雅言文化的特殊魅力,在汉语丰厚的土壤上汲取着养分,从更多层面涵养心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修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五十五岁,离开故乡鲁国,率数十名弟子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列国游历。公元前489年,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的荒野,在断粮、多人患病、弟子沉不住气的情况下,年事已高的孔子仍神色自若,讲诵弦歌,“一以贯之”。由此看出,吟诵能激发心灵的自觉自悟,它能能使人平静下来,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困扰,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文的内涵,提升人之正气。

三、雅言吟诵的重要传承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华夏民族及其文化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地延续了七千年之久,乃世界文明史之奇迹,雅言及其吟诵这特有文化中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它是中华文化的荣耀,也必影响和丰富世界文化。

中国“五四”运动以前,吟诵是私塾的教学方法,读书学习中普遍采用,并未被看作很高深的学问和技能,读书人不仅以吟诵的方式欣赏、品味前人的诗词佳作,也用于进行创作和口头交流诗词作品,这自然促进情感交流,丰富读书人的生活。因而,雅言及吟诵艺术的盛行,对于举世公认中国传统文化巅峰——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及其传播、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雅言及其吟诵是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祖先高度聪明才智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艺术。

吟诵,特别是雅言吟诵艺术的传承,可以让后人知道,华夏民族曾经创造过这么一种高雅文化艺术样式,挖掘和恢复雅言吟诵,可以追寻吟诵的源头,展示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成就,可以让人们感悟那美妙的诗词歌赋所带来的优雅意境。

2、艺术价值

吟诵艺术传承上千年,经历了历代文人们的提炼和升华,是涉及文学、语言学与音乐学三门学科的高雅艺术,兼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吟诵首先是作为古典诗词及古文等许多中国古典文学体裁作品的一种展现和演绎方式,配以现代音乐,让古雅之韵更具感染力,并增强诗词歌赋的艺术表达,以推动经典诗文的学习和传播。“以往的国学根底深厚者、著名学者、文化、教育、艺术界知名人士,绝大多数都能吟诵,他们学习、欣赏、创作、教学古典诗词文,通常都离不开吟诵,吟诵便成为古典诗词又一个重要的侧翼”¹³。

“中国人的老祖宗过去都是说雅言的。雅言最独特的地方是优雅,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来源于雅言的音韵。古人吟诗的吟就是运用雅言的特殊优雅地唱。”⁸,雅言吟诵艺术附丽于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成就的唐宋诗词等经典名篇而得到更完美的展示,因创造者与表演者的主体为饱学之士,故独具儒雅风格、书卷气息,自然有别于大众化的民歌民谣,其艺术之高雅可见一斑。诗词吟诵,尤其是近体诗之雅言吟诵,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声乐作品的旋律生成方法——“依字声行腔”,以及运用“腔音”等音调特征。吟诵音调的独特韵律又促进了传统文人口头音乐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3、教育价值

前文已论述了雅言吟诵在中华古代教育中的得到广泛应用,吟诵教学之法已在目前兴起的私塾教育中得到推崇。古文名篇和唐宋诗词,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富含人生哲理、精神、品格等高深内容,以雅言吟诵这些传世佳作,演绎诗人的风雅,体会诗文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在平静愉悦的韵律中学习古文化精华,其效果自然更为显著。

雅言吟诵,或许对儿童启蒙教育更有价值。传统吟诵多是父亲、母亲或其他长辈,特别是私塾老师亲口相传,从小就接受雅言的吟诵教学,在雅言吟诵音调中记忆、背诵,并体味和表达着诗词的内容、意蕴和情感,而不是只有文字声调和文句语调而没有音乐音调的白读或朗诵。把诗文的教学融入音乐的情境中,以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来加强教与学。吟诵艺术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了“寓乐于教”、“寓美于教”的道理,创造和运用了吟诵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快乐和美感融人到教育之中。雅言及吟诵艺术的传承,或许是通向和实现“快乐教育”、“美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本人就是从小在父亲的引导下,师从区文伟先生,学习雅言吟诵及音乐,乐在其中,受益匪浅。

4、修养身心的价值

“中国古人所倡导的雅言吟诵、吟唱,最大的特点是:感情丰富,意境高雅,语调平和、悠闲。是以古人雅言吟诵、吟唱所表现出来的音韵,可说是最古典、最自然、最纯情的音乐。听之、诵之,可让人怡情养性,调心修身。”⁸

古人是很讲究养生的,在中国古文化里经常有提到修心养性,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如何做到修心养性呢?方法很多,如坐禅、修道、打太极、练气功等等,都首先得努力让自己进入心和意善的境界,并保持心情平静愉悦。

身与心的和谐很重要。心主要指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和意识。一个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和意识如果能够处于很平静的状态,他各种生理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运作就会正常;如果一个人的心境经常处于急躁甚至暴躁或者忧郁的状态,就会影响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行。古人讲过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话,比如“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人的心境愉悦平静,他的生命力消耗就少,十年之后还可以保持青春年少的样貌。古人又讲过“忧郁成病”,就是说人的心境不好就会得病。这些道理很符合人体的心理和肉体结构的特点。忧郁成病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人心中有不好的情感,不好的脾气,影响了身体的各种生理能力。现代西方医学研究发现,“心理的极大压力和情感的极度压抑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¹⁴。

人若学会心境平静,可以减少生命消耗,将生命力用于对于自己身体健康有用的方面,身体就会健康少病。所以,健康的身体其实可以把握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关键是有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修心养性,心和意善,是非常好的方法。学习雅言,常用雅言吟诵,会使自己的心进入平静优雅的状态,身心健康随之而来。

综上所述,雅言为华夏之正言,乃中华古文化之基石,雅言及其吟诵贯穿了中国的古代史,见证了中国诗歌文学的兴衰。因此,雅言是很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作为雅言体系的粤语,英文名为Cantonese,其使用人群覆盖了广泛的地区,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以及东南亚,欧洲和美国的华人,根据Ethnologue的专业统计,世界上有超过7,000万人使用粤语。表明粤语有相当的群众基础,有利于雅言吟诵的传扬。

雅言吟诵是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祖先高度智慧的结晶。雅言吟诵十分值得当今的中国人重新去学习、感悟和传承,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也是中国经典诗词歌赋千年流传,不绝如缕的重要原因。同时,雅言吟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非常值得每一个人感悟和传承的价值,希望它能帮助人们找到心灵平静的港湾,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3] 马重奇,李春晓等﹒尔雅开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区文伟﹒区文伟文集:浅谈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
[5] 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开明书店.1995.
[6] 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7] 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区文伟﹒区文伟文集:浅谈文化[M].2015.
[9] 陈潴﹒四书五经·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85.
[10] (清)戈载.词林正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9
[11] (宋)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崇文书局.2018.
[12] 朱自清.语文杂话[M].北京:三联书店.2014.
[13] 赵敏俐﹒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古诗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14] 邹从清,韩元华.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

注:本文是在区文伟老师的引导下,吴怡霏同学的第一篇万字论文,2020年11月完稿,发表在《中国文艺家》期刊2021年第1期(因版面的要求,期刊缩减了2000多字)。感谢区老师和给予指点的同学。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2021 盘古文化国际研究所
网站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