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话新年:公历起源知多少?
新年快乐!元旦快乐!
公历每年的1月1日应该是全地球最多人庆祝的节日,也可能是最超越种族和文化体系的一个节日。在一片欢呼庆祝和无限期待的日子里,我不禁好奇:从什么时候开始1月1日成为了全球最盛大的节日呢?公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使用的呢?是从2016年前开始吗?为什么2016年前的那一年被定义为公元元年呢?公元元年是公元0年还是1年?元旦这个专称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呢,还是引入西历的产物呢?
你能回答我的这一串问题吗?
公历,又称西历、阳历、或新历等。其拉丁语是Calendarium Gregorianum, 英文是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是由义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改革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是基督教历法。开始只有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几个天主教国家使用,一直到18世纪才慢慢被欧美的其他基督教国家采用。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最通用的历法了,也是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使用的标准历法。
公历的前身儒略历于公元前46开始被使用,是古罗马历的改进版。
儒略历原本的纪年系统是戴克里先世代纪元系统(Diocletian era,Diocletian是罗马帝国第51任国王)。于525年,一个名叫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Dionysius Exiguus)的基督教僧侣创立耶稣纪元(Anno Domini)纪年系统,把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定义为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其英文缩写是AD 1,意思是耶稣出生后第一年。有趣的是,现在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计算错误,耶稣实际上是生于公元前7到2年之间。所以耶稣纪元纪年法变得只具其意而不具其实了。
公元前的英文缩写BC(Before Christ),意思是耶稣出生前。AD的另外一种表述是CE,是Common Era的缩写。从1708年开始Common Era(公共纪元)这个名词就开始出现于英文之中,当时,和Christian Era(基督的世代)常常交替使用。其缩写CE是在19世纪中叶由犹太学者开始在学术文献中使用。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国际社会广泛采用CE代替AD,BCE代替BC。
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时,公历取代传统的农历成为国历,年份同时采用公元纪年以及民国纪年。但中国不久后进入不同军阀使用不同历法的军阀割据时期。 1928年10月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中华民国政府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使用公历,取消民国纪年,使用公元纪年。
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了。元旦这个专称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呢,还是引入西历的产物呢?
事实上在中国,用元旦一词表示一年之始已经有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长达4000多年里,我们的祖先都称呼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只是到了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时,孙中山才提议把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改称为元旦,把农历新年改称为春节。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这一提议正式成为了事实。
由此看来,公历的元旦和基督教文化密不可分,对于懂得基督教历史的真正的基督徒来说,庆祝公历新年就是庆祝耶稣世代的开始。但是对于非基督徒的人们,大概有不少人活了几十年都不知道公历的来历,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去了解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没读几年书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因为自己没有文化。可是对于那些起码拥有大学文凭的人们呢?而且,在这个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年代,要了解这些资料实在太容易了,为什么还是不知道呢?归根到底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话题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什么关系。可能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想法:“知道了公历的来历不会为我带来升官发财的机会,也不会带来荣耀和享乐,那么我为什么要花心思和时间去了解呢?!”
《浅谈文化》一书中精辟地写道:“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思想言行表现,都是某种程度的文化素养的表现。”上述的那种思想言行是哪一种程度的文化素养的表现呢?我自己此时此刻的思想言行又是哪种程度的文化素养呢?用新年的第一天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否是更有意义的庆祝呢?
既然耶稣纪元纪年法只具其意而不具其实,那么2016年前的那一年是否还有其他既具其实又具其意的纪念内涵呢?
祝愿大家在2016年的元旦开创更有意义的人生纪元!